徐州贾汪市民反映街道健身器材的数量不能满足平时市民的锻炼要求
徐州市贾汪区积极探索新形式下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从办民事、听民生、贴民心入手,紧贴居民实际,创新工作载体,进一步密切党组织、党员和群众的鱼水关系,共同描绘出一幅新时期社区党建“和谐乐居图”。
“便民服务站”办民事,事事得解
“刘大爷,您儿子的身份证办好了,我们已经给他邮寄过去了,不耽误他办保险。”一大早儿,援东社区“便民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就将好消息告诉给了刘大爷,感动地老人连连道谢。原来,刘大爷的儿子在上海工作,因单位办理保险急需办理第二代身份证,但由于本人不能回来,就委托父母去咨询。可是,任派出所的民警怎么解释,刘大爷也搞不懂“异地拍照”、“U盘存储”、“到场证明”是怎么回事,眼看要耽误儿子办理保险,可急坏了老人家,回来的路上就直奔了社区“便民服务站”。在代理员的帮助下,小刘在暂住地派出所照相、采集相关信息,通过网络传输过来,并寄发了暂住地派出所出具系本人亲自到派出所照相的证明。社区代理员持电子信息和证明材料到当地帮助办理,并积极协调分局,在三个工作日内就拿到了小刘的新身份证,这才有了刚才的一幕。
贾汪区积极创新社区党组织为民服务方式,前置服务关口,在11个社区设立“便民服务站”,在每栋楼设立党员为民服务代理员,全天候、全方位为党员群众提供信息咨询、费用缴纳、证照办理、民事调解等六大类二十余项代办服务,极大地方便了社区群众的生活,受到广大居民的欢迎。据统计,全区各“便民服务点”已接办各类事项1153件,完成1142件,正在办理11件,办理率达到100%。
“居民议事会”听民声,声声入耳
“下面,请大家对社区近期工作发表意见,畅所欲言。”校东社区的“居民议事会”在书记王广恩的主持下,一开场就直奔主题。“我先说”,已退休的王校长个举手:“咱们的健身器材太少了,不能满足需要,应该再添置两套。”“组建环卫队效果明显,应该再增添几个岗位,既能吸收社区困难群众就业,还能加强清洁力量。”党员李庆红提议。上班族小李也有好想法:“我家住6楼,电动车充电很不方便。社区可以开办一个收费的车棚,提供车辆看管、充电等服务,也能提供岗位,还便民。”“这个车棚的想法不错,如果每月费用不超过20元,我就支持。”……王书记一边快速记录,一边频频点头。“大家反映的问题、提出的建议都很好,居委会将做进一步讨论研究。老规矩,3天后公告栏,面向全体居民公布结果。”
社区党组织从保障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等各项权益入手,定期组织邀请社区党员、居民代表召开“居民议事会”,广泛听取居民对社区工作的意见建议,充分激发党员群众参事议事热情。同时,建立信息反馈制度,及时在社区公告栏公布每期“居民议事会”主要内容及意见采纳情况,对于整改落实等事项,注明办理时限、责任人员,自觉接收全体居民的监督评议,提高了社区党务工作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今年以来,各社区已收集整理意见、建议3057余条,其中266条建议被社区党组织采纳,134条热点、难点问题被及时处理。
“社区文化节”贴民心,心心相连
“好,再来一个!”老矿办广场社区一片欢腾。台上四个满头银发、身着红装的老妈妈一段“热力健身操”拉开了该社区第二届文化艺术节的帷幕。随后,老年人的二胡、青年人的街舞、小朋友的儿歌联唱、邻里三句半等精彩节目连番登台,穿插进行的包粽子比赛、知识问答等互动节目让更多的居民参与到其中。“社区文化节已成为我们密切党群、邻里情感的‘粘合剂’,深化组织工作的‘助推器’。这样的活动会多搞、搞好。”该社区党组织书记赵斌高兴地说。
各社区党组织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以建设和谐社区为目标,积极开展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既有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的“知识讲座”、“文化沙龙”,也有展现居民才艺特长的“红歌唱响”、“摄影展览”、“文体竞赛”等文艺活动,还有增进居民交流、和谐邻里关系的饺子宴、百家宴以及“敲一次邻居门、送一个微笑、道一声问候、给一个帮助、举办一次聚会、参加一次公益劳动”等特色主题活动,引导广大社区居民“少一点粗俗,多一些文明;少一点冷漠,多一份热情;少一点矛盾,多一片和谐”,齐力打造和谐社区。